下一篇
2017年07月05日
野生泥鳅苗的劣势
上一篇
现在为什么养泥鳅的很多,而赚钱的很少呢,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买到优质的泥鳅苗种。因为很多新手没有接触过水产养殖,更没有接触过泥鳅养殖,对泥鳅的品种,质量的好坏根本就分不清,只是单方面听一些卖泥鳅苗的商贩忽悠,花了高价格的钱结果买来了从市场上收来的野生垃圾苗。其实泥鳅是很好养的水产品,泥鳅只要管理好,不死不跑,养出来大一点小一点无非就是多赚少赚的问题,亏本基本不存在的。
1 苗种活力差;由于是从自然界不同的水域中捕捞,经过一道二道三道甚至是四道贩子的层层倒卖,经长时间、长距离,多次买卖才转运到养殖户池塘进行养殖。机械分级和长时间的转运暂存,很容易使鳅苗受伤虚脱,从而影响放养存活率,泥鳅苗的活力必然就会很差,所以存活率不可能很高的。
2 容易发病;收来的泥鳅苗都是野外捕捞渠道很杂,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菌,下塘前如果没有做好消毒,病菌爆发性死亡也是很高的。
3 规格大小不一;因为在放苗季节小泥鳅的量毕竟有限,而小泥鳅价格又比中泥鳅高,所以商贩为了把量做起来,竟可能的把中泥鳅往小苗里掺多赚钱,导致泥鳅苗到养殖户手里养殖时大小不均匀,小泥鳅吃食始终抢不过大泥鳅,所以养出来的商品泥鳅大的很大,小的很小,不能统一上市。
4 泥鳅不长,现在市场上卖的泥鳅一部分是用电瓶捕捞的,这种泥鳅不仅死亡率高,因为被强电流电击后身体机能已经受到损伤,没有死的生长也会受到很大影响。
5 表皮创伤大,也有一部分泥鳅是用地笼捕捞的,一般地笼的眼正好和小泥鳅的身体差不多大小,这就导致很多小泥鳅的头部及身体都被卡在地笼眼里了,恰恰这部分表皮创伤最大的小泥鳅挑出来给养殖户来饲养。这种表皮创伤大的泥鳅苗下池去养必死无疑。
6 品种参差不齐,因为收购来的泥鳅是野外捕捞的,有青鳅和黄鳅品种比较杂,商贩在卖苗的时候不可能去挑,也挑不出来,导致在卖成品泥鳅的时候价格上不去。因为青鳅主要市场是国内,黄鳅主要市场是出口,两个不同的渠道销售。